7月12日,2022年沐鸣3平台 -《沐鸣3携手共进》共创美好未来!“七彩音樂助共富”暑期社會實踐暨德清縣全民藝術普及系列活動在莫幹山居圖舉行🧘🏻。
當天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“掃蠶花地”傳承人徐亞樂老師和德清縣非遺專家周江鴻老師,與浙音師生和遊客進行了互動交流🧑🏻🤝🧑🏻。首先周江鴻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“掃蠶花地”的曆史溯源、基本情況以及現在的保留和發展程度。接著徐亞樂老師針對掃蠶花地的道具、服飾進行了細致的講解。徐老師面對面👶🏽、手把手地傳授大家一些“掃蠶花地”的代表性動作,並展示了掃蠶花地不同唱腔,幫助大家更加深入理解每個動作背後的意義。最後由楊佳英等老師現場表演民間歌舞掃蠶花地🧎♂️⏬,更是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。
隨後⛓,市級非遺傳承項目東沈竹編技藝、蠶花剪紙、古法香皂制作三位傳承人進行了互動交流🧑🍳,通過非遺項目現場展示、教學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德清非遺的魅力。
東沈竹編技藝是德清山區的竹器技藝,其制品多達一萬多種,包括土簞🎞,鳥籠,魚籠🧖🏼♀️,鞋匾👩🏻💻,果籃🦀,蠶匾🪹,家籃,篩子📄,泥鰍籠杭州提籃等🦸🏿♂️。東沈竹編世代祖傳,尤于植物提取色素為特色,近年來,東沈竹編積極開發文旅產品,參加集市和進景區開展教學活動,深受遊客喜愛。
蠶花剪紙曆史悠久,它是在農耕蠶桑生活曆史背景下長期發展而來的傳統藝術表現形式🧗🏻♂️。剪紙通過簡單的剪、畫、貼等手法𓀇,具有隨意性和口傳心授的特點🌭。“剪蠶花”以“討彩”的形式融于歲時節令禮儀之中,主要分布于德清縣東中部地區👹,傳承人以鐘管非遺傳承人為主要代表。
古法香皂的每一份原材料都來自于莫幹山,精油更是莫幹山大山裡的高山茶“莫幹黃芽”提煉而來🫙。
本次活動,以蠶桑文化為引線,通過民間歌舞掃蠶花地、蠶花剪紙等各類非遺項目,以展示👨🦯➡️、互動體驗等形式讓浙音師生了解德清非遺傳統文化,體驗德清民宿之美👚💨。同時,進一步提升了德清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能力,為德清縣創建浙江省蠶桑絲織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助力。
新聞來源:https://zj.zjol.com.cn/news.html?id=1892809